当前位置: 呕血专科治疗医院 >> 呕血治疗 >> 血液透析患者牙龈出血诊疗体会
出血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的出血部位很多,常见于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皮肤、肌肉及口腔黏膜出血亦不少见,而口腔黏膜出血的主要表现是牙龈出血。
口腔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诉晨起口腔中有腐败臭味或血腥味,唾液呈淡红色或有血丝,刷牙时极易引起牙龈出血,甚至咀嚼稍硬食物如苹果时也会引起牙龈出血。
就诊时可见全口牙龈均涉及,龈沟中有血液渗出。渗出量较大,速度较快,且不易止血。除个别患者口腔卫生较差外,多数患者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软垢及牙石较少,牙龈炎症也较轻微。
牙周探诊未见牙周组织的附着丧失,未见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牙齿也未见松动脱落等牙周病特异临床表现。全口曲面断层片也未见牙周组织有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如肌酐、尿素氮指标均较正常值高出很多。
1.口腔临床表现
治疗
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出血是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而牙龈只是出血的常见部位之一。且相对于其他部位的出血,牙龈出血症状较轻微,出血量较小,无生命危险。
透析期间最常发生的出血是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控制牙龈出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控患者的血压变化,有无呕血及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以及有无头痛、呕吐等脑出血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则应以抢救患者生命为第一,牙龈出血可待牛命体征平稳后再行处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由于透析患者的牙龈出血量较多且不易在短时间内止血,故患者情绪上都比较烦躁,尤其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牙龈出血时。
在止血过程中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交谈,洞察患者的内心世界,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最终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消除其紧张恐惧及烦躁心理,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止血方法的选择:
牙龈止血的方法有很多,但对此类出血,单纯压迫止血疗效不佳,应采取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应首先降低出血量,找到出血点。可用浸透1:肾上腺素的棉条或牙线填入出血部位的龈乳头、龈沟或牙周袋内轻压迫,待牙龈血管收缩、出血量减少、视野清晰、出血点明确后,隔湿下用小棉球或棉条蘸碘酚置出血点处轻压迫,烧灼出血点,待止血后取出;也可采用高频电刀烧灼出血点止血。如就诊时出血凶猛,或经上述烧灼处理疗效欠佳者,可采用明胶海绵加牙周塞治剂填塞法或缝扎出血部位后再用明胶海绵和牙周塞治剂填塞法止血,塞治剂可在1周后去除。如局部有牙石等刺激物,应视其部位而定,如果刺激物位于或临近出血部位,则应先行洁治,去除局部刺激物后再行止血操作。如局部刺激物远离出血区,则应先进行止血操作,待Et后再行洁治。
对于正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全身应用止血药物应慎重,以防止影响透析疗效;对于已经完成透析治疗的患者,酌情应用止血药物有助于止血。
2.治疗
预防及宣教
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牙石的形成和牙龈炎的产生。刷牙时动作要轻柔,牙刷的刷毛要柔软。饮食上要注意进食温度适宜、柔软无刺激等不易损伤口腔黏膜的食物。
一旦出现牙龈出血不止的情况,不要惊慌,先用干净的棉球压迫出血部位做应急处理后,医院请医生处置。在医生问诊时不要隐瞒病史,以免医生作出错误判断。在医生临床检查和进行止血操作时应尽量克制烦躁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止血后应严格遵从医嘱,以免再次发生出血。
3.预防及宣教
文章来源:《血液透析患者牙龈出血诊疗体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