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本人辛苦总结,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二传二改!!!每日一练:(答案见文章底部)

.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时,最紧急和首要的措施应为:()

A头低位和吸氧B积极补充血容量

C去甲肾上腺素胃内滴入D紧急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E冰水洗胃止血

2.肝硬化反复大量放腹水能引起:()

A诱发感染B诱发上消化道出血C诱发肝昏迷

D诱发黄疸E诱发肝肾综合症

上消化道出血

红色字体和黄色阴影为重点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上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两处数字常考)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多选)

①消化性溃疡;

②急性胃黏膜损伤:有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史或酗酒史、应激状态等;

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④胃癌。

二、临床表现(记住表现)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单选)表现;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

3.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肠道中血液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血中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多在一次出血后数小时上升,约24-48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如病人血尿素氮持续增高超过3-4天,血容量已基本纠正且出血前肾功能正常,则提示有上消化道继续出血或再次出血;

4.贫血及血象变化: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均有急性失血性贫血。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如出血不止则可持续升高。白细胞计数在出血后2-5小时升高,可达(0-20)×09/L,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

5.发热: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三、实验室检查

内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定位、定性诊断的首选(单选)检查方法,出血后24-48小时(单选)内行急诊内镜检查。

四、诊断要点(记住两者的区别,尤其是一些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常见病因

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

大肠癌、大肠息肉。

病史

多有消化性溃疡、应激史、肝胆疾患病史或呕血史。

多有腹部疼痛、腹部包块及排便异常病史或便血史。

出血先兆

急性上腹痛或原有节律性上肚痛加剧等。

中、下腹痛或里急后重等。

特征性表现

呕血、黑便

血便,不伴呕血

便血特点

柏油样便、黑便或大便隐血(+),无血块

暗红或鲜红色血便(大量出血时可有血块),黏液脓血便。

粪便性状

稠或成型,血与粪便均匀混合

多不成形,或血液附在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

五、治疗要点

.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等待配血时先输入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右旋糖酐等其他血浆代用品,尽早输入浓缩红细胞或全血。

2.止血:

()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措施

①抑制胃酸分泌药: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提高和保持胃内较高的pH。

②内镜下止血:适用于有活动性出血或暴露血管的溃疡。

③手术和介入治疗。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措施

①药物止血:血管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及其拟似物(奥曲肽)

②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暂时使用,争取时间准备内镜止血。

③内镜直视下止血:方法有硬化剂注射止血术、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组织黏合剂注射法。

六、护理措施(案例分析题,红色字体的部分经常考单选题,经常考!!)

.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护理措施

①大出血时病人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②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开始宜快,必要时测定CVP。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宜输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性脑病。

③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

④准确记录出入量,疑有休克时留置导尿,测每小时尿量,保持尿量>30ml/h。

⑤出血量的估计:

A.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0ml;

B.出现黑便表明每天出血量在50~00ml以上;

C.胃内积血量达~ml时可引起呕血;

D.一次性出血量在ml以下时,可因组织液与脾贮血补充血容量而不出现全身症状;

E.出血量超过~ml时,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F.出血量超过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殊护理:

()活动性出血时应禁食。止血-2天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

(2)三腔二囊管的应用与护理:

①确保食管引流管、胃管、食管囊管、胃囊管通畅并分别做好标记,检查气囊无漏气。

②插管至65cm时抽取胃液,检查管端在胃内,抽出胃内积血。

③先向胃囊内注气约50~ml,至囊内压约50mmHg并封闭管口,缓缓向外牵引管道,使胃囊压迫胃底部曲张静脉。如单用胃囊压迫已止血,则食管囊不必充气。如未能止血,继续向食管囊注气约00ml至囊内压约40mmHg,并封闭管口。

④管外端以绷带连接0.5kg沙袋,经牵引架作持续牵引。

⑤将食管引流管、胃管连接负压吸引器或定时抽吸,观察出血是否停止,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⑥经胃管冲洗胃腔,以清除积血,可减少氨在肠道的吸收,以免血氨增高而诱发肝性脑病。

⑦出血停止后,放松牵引,放出囊内气体,保留管道继续观察24小时,未再出血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口服液状石蜡20~30ml,润滑黏膜及管、囊的外壁,抽尽囊内气体,缓慢拔管。气囊压迫一般以3~4天为限。

⑧定时测量气囊内压力,以防压力不足而不能止血,或压力过高而引起组织坏死。气囊充气加压2~24小时应放松牵引,放气5~30分钟,如出血未止,再注气加压。

⑨防窒息:当胃囊充气不足或破裂引起窒息时,应立即抽出囊内气体,拔出管道。

⑩防误吸:病人应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并嘱病人勿咽下唾液等分泌物。

今日答案:.B,2.C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人卫版《内科护理学》,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vkm.com//mjccjc/207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