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20.html

夏天缓缓到来,季节转换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也是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这美好的夏天里,我们不仅要预防新冠肺炎,同时也要重视夏季传染病的防范。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共同做好幼儿健康防护吧!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6月份为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手掌、足底或臀部出现疱疹为特征。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要洗手。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5.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6.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诺如病毒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主要症状:

1.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2.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无粘液脓血。

3.可能出现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症状。

防控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外出和参加活动,杜绝传染渠道。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在校外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摊。

3.饮水时确认水源安全,要喝煮开过的水。

4.当孩子发生腹泻时,家长切勿盲目使用抗生素,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并及时带孩子就医。

登革热

夏季是登革热的高发期,在莆田,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可不少,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

主要症状:

1.急性起病,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病程3~6日出现皮疹,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

3.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等。

被叮咬后如何处理:

1.被蚊子咬后可能痒、痛、肿,可涂抹清凉油或其他消炎的软膏,一定不要用手去抓。

2.如果无法确定蚊子是否携带登革热病毒,可进行15天医学观察,若出现发热、皮疹或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医院就诊。

防控措施:

1.用杀虫剂、蚊香、电蚊香液或电蚊拍等灭成蚊。家里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挂蚊帐。

2.到户外活动时,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穿防蚊裤,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伊蚊的活动高峰期,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3.一旦出现高热(39℃以上)、皮疹、头痛眼眶痛关节疼痛等症状,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5天的外出史。

鼻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

年科学家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分离获得鼻病毒,目前已经鉴定出超过种的鼻病毒,是人类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鼻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属常见病、多发病,并非新发传染病。将近半数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是由鼻病毒感染引起。当前是鼻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加上复学后大量学生人群自社区集中到学校,为病毒在学校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个别传染源进入学校,容易短时间内引起暴发。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流涕、鼻塞、打喷嚏、头疼、轻度咽喉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比例低,并发症罕见。一般来说症状较轻,为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可痊愈。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

感冒流行期间,学校等场所应进一步加强晨午检,严格病例管理。对出现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包括教职员工)严格居家隔离至发病后5天,杜绝带病上课,不得参加校外培训班等活动。

此外,要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开窗通风。家庭预防应做好病例隔离,家庭成员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

流行性感冒

学校中最常见的传染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咳嗽、流涕,还可出现肠胃不适等。

防控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接种流感疫苗2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力的抗体。

2.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孩子的免疫力相对较低,除了在传染病高发时节要注意外,家长也应该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做适量运动,多喝水,饮食合理,可以减少疾病的侵袭。做好疾病防控工作,为孩子筑起坚固的防御墙。希望通过本次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全园师幼和家长都懂得了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vkm.com//mjccjc/207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