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呕血专科治疗医院 >> 呕血治疗 >> 毒性大过砒霜有人吃了突发急性肾衰竭,焦
大家都听说过不少
神奇的民间偏方
但要注意的是
偏方有风险
千万别随便试
近日
一位老人因为眼睛看东西模糊
听信了“鱼胆能明目”的说法
生吞下一个鱼胆
结果突发肾衰竭
吞下生鱼胆致中毒
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前段时间,71岁的刘奶奶感觉眼睛看东西有点模糊,听说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于是一大早就去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中午做饭时,刘奶奶就把生鱼胆直接吞下去了,当时并没有觉得身体有任何不适。
到了晚上八点半,刘奶奶感觉头晕,全身乏力,伴有恶心、呕吐。第二天,她的症状更加严重了,家人医院就诊,诊断为鱼胆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
经过半个多月补液、护肾、血液透析等对症治疗,刘奶奶症状稍有好转,但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医院肾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鱼胆中含有氢氰酸,毒性胜砒霜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
医生提醒,鱼胆中含有巨毒的胆汁毒素,其中毒性最大的是氢氰酸,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这些毒素不易被热或酒精所破坏,因此即便将鱼胆蒸熟或用酒将鲜鱼胆冲服,仍会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早期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呕吐咖啡样液体,排酱油色稀便,2-3天有肝损害征象,如肝大、肝区胀痛、黄疸、肝功能异常,持续1-2月。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鱼胆中毒最致命的损害,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部分患者会出现溶血、呕血、便血、鼻出血、球结膜出血及皮下出血等,以及头晕、头疼、嗜睡、四肢远端及唇舌麻木、末梢感觉障碍等。严重者出现谵妄、抽搐、昏迷。
发生鱼胆中毒咋处理?明确鱼胆中毒后要立即催吐后就近就医咋预防?预防鱼胆中毒,首先要做到避之不及。
既不要吃鱼胆,也不要偏信鱼胆败火、治病的传言,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的治疗,不可人云亦云,轻信民间偏方。
虽然有研究证实,不是所有的鱼胆都有毒,鱼胆的毒性跟鱼的种类相关性很大,有些鱼种的鱼胆无毒或毒性很小,但不确定的话最好全都不要吃。
其次,还要注意在处理鱼的过程中不要弄破鱼胆。
一旦发现鱼胆污染了鱼肉,最好切去污染的部位。如果污染面大,最好全部弃去不吃,被鱼胆污染的鱼肉不但味苦,食用后更存在中毒风险。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广东禁毒、人民网科普、政法频道、科普中国、安阳疾控
点击下方 统 筹:王 鹏 郭子轩
责 编:聂 楠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李 洋 校 对: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