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呕血专科治疗医院 >> 呕血治疗 >> 发着热仍要出院的家属让医生给办理退房
医生先是一愣,哭笑不得地回应道:「医院又不是酒店,哪有『退房』这种说法。何况病人还在发热,病灶还不明确,今天肯定不是出院的时候。」
不知从何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医疗属于服务业。「我花了钱,就应该满足我的一切要求」的心理真的适合医患关系吗?医患关系是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突发呕血紧急入院
8床住着的是一位青年男性,因排黑便天,呕血1天入院。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以及长期大量饮酒史。
经入院后检查诊治,肝硬化诊断是明确的。影像上疙疙瘩瘩的肝脏功能极差,后续很可能需要人工肝维持生命。
患者肝脏MRI。图源:作者供图
但这位患者家境似是殷实。家属一拍胸脯,说不必考虑治疗费用问题,但求最好的治疗。
「医院,就为的是要最好的『服务』。」家属特意强调了后两个字。
入院后查血氨高达umol/l,患者神志嗜睡,需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正在给患者做数字连接试验以及计算力检查时,家属却走进发问:「这是在做什么?我们在国外看病的时候都没这么麻烦。」
尽管家属常常对治疗颇有微词,但经过保肝、抗病毒、降血氨、制酸等处理后,患者病情有了明显起色。
当内科治疗的部分也接近尾声,患者可以准备出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的这一天夜里,却出了一些变故。
患者血氨趋势图,图源:作者供图
治疗接近尾声突发高热家属却坚持要出院这一天早晨,查房主任告知家属可以准备次日出院了,已经住了大半月的病人和家属都很开心,直言「实在待不住了」。
怎知当天夜里,患者却忽然高热起来,最高40℃。虽然已予退热对症用药,但致使发热的病灶并不明确。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出院只能延后。
可家属却不同意,不知为何依然坚持要出院。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吵嚷着要「退房」。
出于对病人病情的负责,管床医生建议暂时不出院。但家属在办公室软磨硬泡,最后管床医生请示上级后,告诉家属,如若坚持要走,那就按自动出院办手续。家属连连同意。
电话拒接
偷偷回家
让医务人员震惊的是,不过转头的功夫,家属就带着病人「溜之大吉」。连忙致电过去,得到的答复是:「医药费一个子儿也少不了你们的,没看我们行李还搁柜子里嘛。我们已经回家了,手续有空就去办。」
「这可不行,一个是病人还在低热,你们回家要是出点什么事怎么是好?另一方面,你们没办手续就还在住院,怎么能不说一声就自己离院了?」
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图源:作者供图
「出了事,我们自己负责可以吧!不说了,我得去接孩子了,现在我们没空办,下午看情况吧。」
此后,医护分别给患者及家属打了数次电话,均未接通。
直至次日一早,家属才现身,匆匆办理了自动出院手续。
尾记
在临床工作中,总能遇到不少我行我素的病人或家属。但这并不意味着,患方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有自己的选择或决定。治疗从来不是一家之言,我们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只是会站在更专业的角度给予选项。
医疗行为看似是一方付了钱,一方给予了技术支持,类似服务行业。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医护人员在医疗行为中也并非等同于「服务生」。
医患关系更应该用「信托关系」来解释更合适。在治疗中,患者基于对医生的信任,将健康乃至生死交托给医生,医生要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为患者考虑最佳利益,尽可能医治患者的疾病,减少痛苦,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
您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抒己见。
健康界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若违规转载,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昼辞,医院医师监制|章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