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胃炎、胃溃疡等能引起胃痛,恶性的胃癌也能引起胃痛,遇到胃痛,最让人们担心的就是我这胃痛会不会是由胃癌引起的。

一定要做胃镜才能区分吗?

胃镜检查是排除胃部疾患最准确的方法,但在检查前,我们也可以根据胃痛的特点和一些临床表现来预估、推测。这些有警惕性症状的信号有必要了解一些。

疼痛规律不一样

以常见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痛为例:胃溃疡的疼痛一般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是吃饭时疼,吃完饭过一段时间好转;十二指肠溃疡是饥饿时疼,进食后好转,每年发作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

如果上腹疼规律性没有了,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变成了持续性的疼痛或者持续夜间的疼痛,这种情况要考虑有没有恶性的可能。

其他不同的表现

1、常规治疗无效:平时服用都有效的抑酸药或中和胃酸等的药物,近期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此时建议您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排查,因为肿瘤引起的胃痛不适,常规治疗是无效的。2、出现呕血或黑便:如果发生了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检测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迹象表明这不是普通的胃病,要排查胃癌的可能性。3、消瘦、食欲不振:不明原因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这是恶性肿瘤的共同特征。

胃癌高危人群需注意

胃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是胃癌等都可能出现胃痛的症状。

但是,总体上还是以良性病引起的最为常见,所以一般人无需过度恐慌,懂得识别身体发出的不寻常的症状,做到早期预防和筛查。

一方面从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胃癌家族史、胃癌高发地区、40岁以上男性、长期吸烟酗酒,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患有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等都属于胃癌高危因素,符合因素越多危险性越高,要做到心中有数。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先天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是可以改变的,对于有胃病史,胃癌高危人群的朋友建议规范治疗,以降低胃癌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从早期发现入手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胃癌患者,几乎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有上腹部不适、不典型、无特异性的症状,只有出现了明显的症状且症状加剧,再去检查往往比较被动,所以最好是能主动进行胃镜检查。

全面检查胃部无疾病更放心

胃镜检查要不要做呢

胃癌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了上述危险信号,要警惕“老胃病”是不是出现了变坏的情况。有的患者经常会纠结问医生,“我这个情况有没有必要做胃镜啊?”我们想说,有必要做胃镜时别畏镜,不做检查隔着肚皮,医生也很难有确定性的结论,不如查个清楚。胃癌的发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只要你足够重视,主动预防,树立定期检查观念对于高危人群尤其适用。来源:胃肠消化助手(如侵系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vkm.com//mjcczl/227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