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呕血专科治疗医院 >> 呕血预防 >> TVB老戏骨敌不过胃癌,发病至去世仅三月
前不久,黄金配角吴孟达的离世,让所有人为之痛惜。而如今又一香港TVB老戏骨廖启智去年12月发现患胃癌,于3月28日离世,享年66岁。让陪伴着80后长大的一代人痛心和无奈。
一提到“癌症”,大家都是谈癌色变,为什么呢?因为“癌症”早已成了不治之症的代名词。癌症,是当代医学尚未攻克的一个顽固堡垒,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经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变成可治愈的疾病,而治愈癌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申振河胃癌是第二大癌症,仅次于肺癌。它主要是饮食原因所致,胃癌发病的速度极快,因此通常的治疗只能减缓癌症的扩散速度,而不是治愈。通过健康普查,这种疾病在早期就能被诊断出来。胃癌通常发生在胃壁膜,很快会在身体其他器官扩散,大多数患有胃癌的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男性患胃癌的概率是女性的2倍。
很多早期发现的肿瘤通过手术切除,或者放化疗综合治疗是可以达到根治,进而达到长期生存的结果。肿瘤之所以可怕,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早期发现它,任由它发展,耽误了治疗的好时机。因此我们要倡导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不少人会说:“单位每年都会例行体检,而且也包括了肿瘤标志物的筛查,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能及早发现癌症?”
申主任解释:肿瘤标志物并非是临床金标准,有时身体的炎症也会导致其升高,有时癌症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也会保持正常。肿瘤标记物的数值要结合个人家族史等多个临床指标才分析有意义。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呢?60岁以上人群;
1、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2、慢性胃溃疡;
3、胃息肉;
4、胃黏膜巨大褶皱征;
5、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6、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7、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8、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9、恶性贫血者。
如何预防胃癌?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根据我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过快、三餐进食不规律、喜烫食硬食、暴饮暴食等,都和胃癌有一定关系,应该引起注意。
2、调理情志,劳逸结合
在临床上,我们还发现很多胃癌患者属于情绪急躁或内向的性格,可见生活不规律,情绪不稳定是胃癌的重要诱因。因此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是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方面。
3、积极检查和治疗癌前病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因此,要想控制甚至减少胃癌发病率,关键是需要在高危地区及高危人群中开展包括HP的筛查、钡餐造影或内镜学检查的胃癌筛查。
如何早期发现胃癌?早期胃癌症状不典型,可仅有上腹部不适、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饱胀、嗳气等。特别是具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腺瘤性息肉的患者。对于短期内体重下降、持续性上腹痛、呕血、黑便等患者,医院就诊。
胃癌的发生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要想远离胃癌,就要定期检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报告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治愈的,所以,体检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如果大家还有更多健康问题想了解的话,请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vkm.com//mjcczz/2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