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呕血专科治疗医院 >> 呕血诊断 >> 邵医护理我们和你在一起nbsp
今天是年2月13日,情人节的前夕,一个甜蜜憧憬的日子。而我下班回到家,回忆早上那短短1小时,却感觉各种五味陈杂,眼里好像还能看到那刺眼的红色,鼻子里仿佛还闻得到血腥味——今天我第一次亲历了大咯血的抢救。
08:10分,查房,6-2的家属指着量杯中约30ML的血块,眼泪汪汪的向我求助:“护士,我老爸昨晚又咳了这么多血,怎么办啊?”我很镇定地安慰患者和家属“止血药整个晚上都在维持使用的,不要紧张,轻轻把血咳出来”。想着交班内容,我又询问:“关于昨天医生和你们谈的手术的问题,你们考虑得怎么样?”“我觉得好害怕,动手术对身体伤害会不会很大啊?我们想了一晚上,这么咳血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我们还是做手术吧。”家属紧张地语无伦次。再次询问患者得到肯定答复,我握着家属的手给予她安慰,简单告知她手术的过程,术前准备,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向她例举成功的案例。我真诚的希望能给他们信心,并暗暗祈祷下午的手术能解救这焦虑的一家。
10:00分,我再次到6-2床边看望患者,他笑着回应:“恩,只要听医生的话,我肯定会好的!”面对患者的自信满满,觉得大叔很可爱,我很高兴的继续到7号房间巡视。
10:10分,病房一阵骚动,当我回头到6号房间门口时,我懵了一下,刚刚还谈笑风生的叔叔现在是怎么一副模样:端坐在床上,手捧着大脸盆,盆底、衣襟上都是血,抬头看我时,鼻腔、口腔红色的血液不断上涌。那一瞬间,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来不及估算出血量,只是恍惚听到“垂体8个单位”便奔出病房去取药,走至护士台看到董护士,我忽然间醒悟:“董老师,6-2大咯血!”董老师奔至病房,大声呼救。
待我取回药品时,主任已在床边下达口头医嘱;董老师一边用吸引器从患者鼻腔吸出大量的鲜血,一边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有血就咯出来,没关系。不要屏气,把血咯出来,我们都在你身边。”林护士推来抢救车,镇定的在患者手臂上又开了两路静脉通路,并快速备血补液;方护士将哭泣的家属引到一边,进行安抚;医院的抢救专线;另外两名护士主动管理起病区其他患者。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病人有救了!短短1分钟,作为工作不到一年的新护士,恐惧害怕顷刻间荡然无存,一下子清晰了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复述口头医嘱、静脉推注止血药,安抚家属,观察记录生命体征。2分钟后,抢救小组到达现场,“有救了!”脑海里这3个字又跳出来,安全感瞬间爆棚,我不自觉地轻嘘一口气。
主任医生、ICU医生、麻醉医生、介入科医生不断协商治疗方案,果断下达各项医嘱,各位护士紧紧跟随医嘱节奏,吸引、抽血、补液、汇报生命体征、指导鼓励病人,护工阿姨安慰激动的家属。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所有人都情绪紧绷,所有人都害怕着患者一个紧张,意识丧失,不能咳嗽,血块堵住呼吸通道,心跳呼吸骤停……几乎参与抢救的每个人都在念叨着“不要屏气,血咯出来不要紧,我们会想办法”;几乎每个人都在安抚他“不要紧张,将血咯出来”;几乎每个人衣服都被溅到了鲜血而无人在乎。勇敢的叔叔全程镇定,虽然咯血不断,但坚持着没有晕厥,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竟然还和我们说:“谢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救我!”这份感恩,这份镇定,我想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感动的;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给了叔叔“我们可以救你”的信心吧!
10:50分,主任陪同一起将患者送至了介入室行DSA术,患者咯血总量ML,神志清,至始至终都抱着脸盆自己咳血,没有哭喊,没有无措。
13:40分,医嘱“转ICU”。术中患者再次大咯血,呼叫抢救小组,行气管插管。我忐忑不安。
16:20分,“6-2来ICU交班!”我激动而胆怯。
16:25分,再次看到患者,他静静昏睡着,但监护仪上的曲线与数字告诉我,他还活着。电梯口遇到患者的女儿,我们相顾红了眼。我再次默默祈祷,希望他能醒过来。
即便现在回想起这个过程,心跳还像过山车一样。病房40分钟的大抢救,有序,有效,为患者的生命抢救打下来非常好的基础。虽然我是6-2的主管护士,但抢救时,6-2已经不仅仅是“我的”的病人,而是1-9F所有当班护士们的重点护理对象。正如护士长所言“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大家凝聚一心,只为患者安全;大家默契配合,不浪费一分一秒;大家互帮互助,支持彼此,用无声的语言诠释着“我们和你在一起”。突然一种幸福感油然生:感谢在这样的团队,不仅仅救了6-2一命,更是给新护士我上了很好的一课,让我能带着成功的经验继续为邵医美丽增光添彩。
尾声
年初七,晚上9点多,护士长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vkm.com//mjccwh/11469.html